浪漫主義音樂[編輯]
西方古典音樂歷史 早期 中世紀音樂 大約500年–1400年 文藝復興音樂 大約1400年–1600年
共曉時期 巴洛克音樂 大約1600年–1756年 古典主義音樂 大約1750年–1820年 浪漫主義音樂 大約1820年–1910年
轉向新音樂(現代音樂)
19世紀晚期、20世紀及21世紀早期 現代主義音樂 大約1890年–1975年 · 印象主義音樂 大約1890年–1930年 · 表現主義音樂 大約1900年–1930年 · 新古典主義音樂 大約1920年–1950年 當代古典音樂 1950年前後至今 · 後現代主義音樂 1960年前後至今

約瑟夫·丹豪瑟在1840年的畫作:法蘭茲·李斯特在鋼琴前,周圍環繞著(從左到右)大仲馬、埃克托·白遼士、喬治·桑、尼科羅·帕格尼尼、焦阿基諾·羅西尼、瑪麗·達古爾,鋼琴上放著安東·迪特里希的貝多芬半身像 浪漫時期的音樂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
西方古典音樂歷史 | ||||||||||||
---|---|---|---|---|---|---|---|---|---|---|---|---|
早期 | ||||||||||||
| ||||||||||||
共曉時期 | ||||||||||||
| ||||||||||||
轉向新音樂(現代音樂) 19世紀晚期、20世紀及21世紀早期 | ||||||||||||
| ||||||||||||
浪漫時期的音樂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
名稱[編輯]
特色[編輯]
浪漫派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時期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則看輕形式和結構。浪漫時期的音樂往往富於想像力,相當多的浪漫時期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著相當大的標題音樂成分。
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多樣性,發展和聲歌手的作用,對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質進行刻畫,更多地運用轉調手法和半音。貝多芬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是華格納,鋼琴音樂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義音樂對曲式結構進行了極大的豐富與擴充,出現了諸多小型曲式結構,例如小品曲、幽默曲、敘事曲、阿拉伯風格曲、音樂的瞬間、隨想曲、浪漫曲、間奏曲或即興曲等[2]。
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白遼士、義大利的羅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蕭邦,和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義音樂在馬勒和布拉姆斯時代式微。
浪漫時期的音樂在晚期出現了更多不同的樂派,包括法國的印象樂派(如德布西、拉威爾)和歐洲各地的民族樂派(如西貝流士、斯美塔納、強力集團、拉赫馬尼諾夫等)等。
浪漫派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時期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則看輕形式和結構。浪漫時期的音樂往往富於想像力,相當多的浪漫時期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著相當大的標題音樂成分。
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多樣性,發展和聲歌手的作用,對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質進行刻畫,更多地運用轉調手法和半音。貝多芬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是華格納,鋼琴音樂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義音樂對曲式結構進行了極大的豐富與擴充,出現了諸多小型曲式結構,例如小品曲、幽默曲、敘事曲、阿拉伯風格曲、音樂的瞬間、隨想曲、浪漫曲、間奏曲或即興曲等[2]。
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白遼士、義大利的羅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蕭邦,和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義音樂在馬勒和布拉姆斯時代式微。
浪漫時期的音樂在晚期出現了更多不同的樂派,包括法國的印象樂派(如德布西、拉威爾)和歐洲各地的民族樂派(如西貝流士、斯美塔納、強力集團、拉赫馬尼諾夫等)等。
代表人物[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參照
- ^ 余志剛 編. 西方音乐简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75. ISBN 7-04-018626-8.
- ^ 音乐漫谈30 |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简述. 搜狐網. 2019-12-13 [2020-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參照
- ^ 余志剛 編. 西方音乐简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75. ISBN 7-04-018626-8.
- ^ 音乐漫谈30 |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简述. 搜狐網. 2019-12-13 [2020-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盡量在臉書粉絲團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