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鋼琴】鋼琴製造商御三家比較!歷史與特點也一併介紹

 

【世界三大鋼琴】鋼琴製造商御三家比較!歷史與特點也一併介紹

2023

8/03

鋼琴的事

2023年8月3日2024年9月9日

阿嘉莎

大家好!我是喜愛鋼琴的主婦阿嘉莎^^

現在是製造中止的品牌也包括在內,全球存在著相當多的鋼琴製造商(品牌),這次我們將探討“世界三大鋼琴”

“世界三大鋼琴”是指目前仍被許多音樂家深信不疑並廣為人知的三家鋼琴製造商的統稱。

  • 史坦威與兒子(STEINWAY&SONS)

  • Bosendorfer(貝塞多夫)

  • C.BECHSTEIN(貝希斯坦)

如果您對鋼琴有興趣,這些品牌您一定聽過一次。

無論哪個品牌,都被稱為鋼琴界的最高峰品牌,至今仍受到許多鋼琴使用者的喜愛。

我想比較這世界三大鋼琴製造商的差異,並介紹各自的特點以及喜愛使用的鋼琴家

目錄

世界三大鋼琴製造商的比較

2024年8月現在

上面的圖是世界三大鋼琴的比較表。

可以看出,只有史坦威是在美國出生,而後兩者則是在歐洲出生的。

第一家老字號是貝森朵夫。

三家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價格都在一般家庭難以負擔的範圍內,但貝希斯坦的系列產品分為幾個類別,價格範圍也相當廣泛。

那麼,接下來我將介紹各個廠牌的歷史、設計特色以及曾經(現在)喜愛使用的音樂家!

史坦威與兒子(STEINWAY&SONS)

首先要介紹的是,現在幾乎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獨奏會和比賽中必定會使用的“史坦威”

阿嘉莎

我曾在樂器店試彈過,明顯地國產鋼琴的觸感、音色和共鳴都不同,真的讓我感動不已〜。

丈夫(鋼琴未經驗)

眼睛閃閃發光的呢(笑)

阿嘉莎

滑順且易於演奏的鍵盤,以及動態的音響和透明感的音色,正是史坦威的獨特之處呢
那當然眼睛會閃閃發光啦!(笑)

歷史

1820年代,德國鋼琴製造商“海因里希·恩格爾哈特·施泰因維克”製作了第一號鋼琴。

然後,在移居美國時改名為英語風的亨利·史坦威,並於1853年在紐約成立了“史坦威與兒子”。

其後,創辦人亨利與他的兒子們持續進行鋼琴開發約30年,並將技術傳承給弟子們,至今仍在發展中。

設計的特色

元本是考慮到在產業革命中富裕起來的美國市民多數使用的“音響設備不完善的多功能廳”來進行設計。

因此,它以首次將現在已成為常識的「音響工程」納入設計而聞名!

弦的振動被設計為在整個鋼琴中分散並共鳴,因此可以從整個樂器中發出豐富的音色,特別是在共鳴非常重要的大型音樂廳中,也能夠發出足夠量的璀璨音響。

整調和整音可以使樂器擁有廣泛的音色,因此不僅限於古典音樂,還能適應多種音樂類型,並在許多音樂廳和錄音室中被廣泛採用。

調律穩定且壽命長,即使是老舊的樂器也能透過修理恢復到可演奏的狀態,這也是史坦威鋼琴的特色之一。

音色與觸感

史坦威的音色,總之是清澈明亮而華麗的。

高音域閃閃發光,細膩而豐富;中低音域則可以透過彈奏方式變得細膩或充滿動感,真的是一台萬能鋼琴!

觸感非常輕盈,因此可以忠實地表現出鋼琴家微妙的細微差別。

這正是獨一無二的最高峰鋼琴。

喜愛的(曾經或現在的)音樂家

  • 塞爾吉·拉赫瑪尼諾夫

  •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

  • 喬治·蓋希文

  • 叶甫根尼·基辛

  • 郎朗

阿嘉莎

使用的藝術家實在是太厲害了,讓我有點驚訝!

丈夫(鋼琴未經驗)

果然,鋼琴家們都給人一種使用史坦威的印象呢~。

在史坦威(Steinway)中,有一些被稱為「史坦威藝術家」的藝術家,他們擁有史坦威鋼琴,並且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選擇演奏史坦威鋼琴。

據說這個數字超過1300名。

世界上有很多鋼琴家和音樂家愛著史坦威,並持續演奏著。

俄羅斯作曲家及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曾說過「在各方面都是完美的」的史坦威鋼琴,這一點也廣為人知。

相關文章

【後期浪漫派的生存者】拉赫瑪尼諾夫的生平與必聽名曲! moin moin 鋼琴

莫因莫因!大家好,我是喜歡鋼琴、喜歡拉赫瑪尼諾夫的主婦阿嘉莎^^ 這是送給喜歡鋼琴的大家的「更深入了解作曲家和樂曲系列…」

Bosendorfer(貝塞多夫)

接下來是老字號的製造商「貝森朵夫」。

其實,貝森朵夫的母公司是日本的“雅馬哈”,大家知道嗎?

經營困難持續的情況下,雅馬哈收購了該公司,成為了雅馬哈的子公司。

以下的歷史將詳細解釋。

歷史

1828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由“伊格納茨·貝森多夫”以接手師傅的工坊的方式創立。

創業當初是製造鋼琴,但經過鋼琴的變革期,到了19世紀末,現在型號的原型誕生了。

相關文章

【簡潔地!】你知道鋼琴的起源嗎?讓我們來看看鋼琴的歷史 moin moin piano

莫因莫因!大家好,我是喜愛鋼琴的主婦阿嘉莎^^ 不論是平常彈鋼琴的人,還是沒有的人,大家是否也曾疑惑過「鋼琴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樂器呢?」

各國的皇室和王室因而被選定為御用品牌,並在產業博覽會上獲獎,名聲逐漸提高。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營困難,經營權經歷了多次變更,經營穩定的時期相當艱難。

最終的來說,日本的雅馬哈在2008年收購了它,並完全成為雅馬哈的子公司。

雅馬哈在收購後仍然保證當地的生產體系和就業,因此貝森朵夫所堅守的維也納音色和傳統文化仍然得以保存。

這是說明它在資本上仍然屬於雅馬哈的旗下。

設計的特色

被稱為「帝國」的最高級全音樂會大鋼琴「型號290」是貝森朵夫的代表機型,以其最低音鍵盤的數量比一般大鋼琴多出9鍵而聞名。

他沒有的,貝森朵夫的特點!

鋼琴使用了超過80%的雲杉材,不僅在共鳴板上,整個琴身也能夠產生鋼琴的音色。

而且,貝森朵夫的鋼琴據說是經過超過一年時間全手工製作的。

因此,生產台數相較於其他廠商非常少。

外裝是可以選擇自己喜好的仕上げ的。(可以更換胡桃木或紅木等木材)

音色

音色是被稱為“至福的音色”,厚重且優雅,能夠深刻感受到音的層次感。

無論彈奏哪個音域,都非常和諧,整首曲子的樂器彼此共鳴,創造出音樂,這是一種讓人感受到的鋼琴。

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激烈演奏也能耐受,這鋼琴的觸感非常有彈性。

喜愛的(曾經或現在的)音樂家

  • 奧斯卡·彼得森

  • 久元祐子

  • 安德拉什·希夫

  • 保羅·帕杜拉=斯科達

  • 威爾赫爾姆·巴克豪斯

貝森朵夫(Bechstein)作為德國的老字號,擁有堅實的粉絲基礎。

不僅限於古典音樂,在爵士界中,維爾海姆·巴克豪斯擁有被稱為「貝森彈奏」的技巧,貝森多夫的鋼琴在各個領域中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直到1980年,它也是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官方鋼琴之一。

在奧地利舉行的維也納國際貝多芬鋼琴比賽中,僅使用貝森朵夫的鋼琴

C.BECHSTEIN(貝希斯坦)

最後是德國出生的鋼琴製造商“貝希斯坦”。

阿嘉莎

余談ですが,我家中的鋼琴是貝希斯坦的第二品牌「霍夫曼」。

丈夫(鋼琴未經驗)

女兒的鋼琴老師用貝希斯坦的鋼琴上課,所以對我們家來說是個熟悉的品牌。

阿嘉莎

對啊!一般家庭也有價格設定在可負擔範圍內的鋼琴,所以我想很多人會覺得很親近。

歷史

1853年,由“卡爾·貝希斯坦”在德國柏林創立。

後來會詳細說明,但看來自創業初期以來就受到音樂家們的高度評價,甚至成為王室御用達

世界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使得鋼琴的設計圖和工匠們都遭遇了喪失的災難,但隨著東西德的統一,原本的貝希斯坦形狀得以恢復。

德國的齊默曼和霍夫曼被納入旗下,最終成立了貝希斯坦集團。

設計的特色

貝希斯坦的鋼琴秉持著「響板創造音色」的哲學,注重堅固的鐵骨框架和高張力的弦等特性。

弦的振動不會過多地響應於鐵骨框架上,能夠實現高透明度的音色。

據說它的音響立體感很強,並且是以在音響效果高的音樂廳中使用為考量而設計的。

音色

貝希斯坦的鋼琴擁有非常細膩且溫暖如同包裹般的音色,色彩豐富。

低音部的厚重感和高音部的閃亮音色巧妙地變化,因此演奏者的技巧會使音色有相當大的變化。

觸感對演奏者的打鍵瞬間反應,因此相比國產的雅馬哈和卡瓦伊,觸感非常輕且淺。

喜愛的(曾經或現在的)音樂家

  • 弗朗茨·李斯特

  • 克勞德·德彌基

  • 漢斯·馮·比尤洛

  • 奇克·科里亞

  • 塞西爾·泰勒

漢斯·馮·皮烏洛曾評價「貝希斯坦鋼琴對於鋼琴家來說,就像斯特拉迪瓦里或阿瑪蒂一樣」。

上項也提到,貝希斯坦開發的鋼琴不僅能夠應對李斯特的演奏,還能夠適應更為細膩的演奏。

阿嘉莎

當時有兩家著名的鋼琴製造商競爭得相當激烈,李斯特的演奏真是激烈啊……(笑)

丈夫(鋼琴未經驗)

昔的技術能實現這一點,真是令人驚訝。

那份名單上寫著:「我已經彈了貴公司的鋼琴28年,但貝希斯坦始終是最好的樂器。」

同樣的作曲家德布西也留下了「鋼琴音樂應該只為貝希斯坦而寫」的話。

總結

這次,我們來探討世界三大鋼琴。

這三家公司平常不太有機會彈,但其中史坦威主要在音樂廳中使用,因此可能有很多人在發表會等場合彈過。

個人的來說,在這三家公司中,我最想要的鋼琴還是史坦威!

我認為在觸感、音色、音的深度等各方面都是完美的。

音色帶有溫暖的安心感,且觸感輕盈,彈奏起來非常容易的貝希斯坦。

無論是厚重且充滿氣品的貝森朵夫。

三家三用,每架鋼琴都有各自的優點。

如果有機會去樂器店的話,請務必試彈比較一下喔。

彈奏許多音色,讓全身都沉浸在音色中,對鋼琴的愛將會進一步擴展。

感謝您看到最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盡量在臉書粉絲團留言

加我粉絲團

加我粉絲團
Piano Fan 免費鋼琴資源